白露養生的重點有哪些?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節氣過后,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天氣逐漸轉涼。白露養生,重點有哪些呢?
養生重在潤燥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氣候,此時人體容易出現口唇咽干、鼻腔干燥等癥狀。建議多吃一些性平味甘、容易消化的食品,如粳米、秈米、玉米、薏苡仁、番薯、豆腐等。
白露三宜
飲茶
此時正是茶樹生長的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耐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推薦飲用烏龍茶,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的作用。
泡腳
白露后天氣逐漸轉涼,可以堅持晚上用溫水泡腳,以補養腎氣。
水最好沒過腳踝,水溫以40攝氏度為宜,泡到身體微微出汗最好。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溫度。泡腳時間不要過長,一般每次不超過20分鐘。
潤肺
白露時節燥令當行,中醫認為肺喜潤惡燥,因此白露時節要潤肺氣。推薦大家自制大棗百合湯:大棗10枚,百合60克,冰糖適量,燉湯食用,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的功效。還可每天早晨用清水潤潤鼻腔,夜間在屋內放一盆水保持空氣濕潤,以達到滋潤肺氣的目的。
白露三忌
秋燥
進入秋季,不僅空氣干燥,連人的皮膚、口腔等都有明顯的干燥感,容易引發身體不適。面對秋燥,建議大家吃些有清心、降火作用的食物,比如梨、百合、枇杷、銀耳等。如果秋燥癥狀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人參、西洋參、杏仁、川貝等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調理。
寒氣
民間有“白露勿露身”的諺語,意思是說,到了白露節氣,不能再袒胸露背,以防著涼受寒。早晚溫差大時要添加衣被,注意頸部、臍部、腳部的保暖,體質相對比較弱的老人、兒童以及有心腦血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的人群更要防好“秋凍”。
生冷
經過夏三月酷暑的煎熬,人體抵抗力下降了許多,人們的腸胃多少都會受到影響。飲食上少食螃蟹、魚蝦、柿子等生冷之物,多吃些銀杏雞丁、香酥山藥等健脾易消化的膳食。
(生命時報)
安溪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原創作品,包含安溪電視臺和《安溪報》新聞。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安溪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安溪新聞網歡迎各兄弟網站開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安溪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安溪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安溪新聞網聯系的,請致電: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