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谷雨】谷雨:最后的春天
才始迎春來,又送春歸去。
時光如流水一般,
帶走落花,淘盡往事,
轉瞬又將一度春。
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
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谷雨,雨生百谷,
這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
也是春天是最后一個節氣,
寒潮天氣隨之而逝,
天地更是換新色,
此時池塘里的浮萍開始生長,
萬物向陽,蒸蒸日上。
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為谷雨,
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凈明潔也。
——《通緯·孝經援神契》
柳絮飛落,杜鵑夜啼,
牡丹吐蕊,櫻桃紅熟,
鳥弄桐花,雨翻浮萍,
時至暮春,夏日將近,
時光易逝,莫負最后的春光。
草色青青柳色黃,
歲月匆匆與春別。
驚蟄春分在三月,
清明谷雨四月天,
四月繁華與凋零共存,
汲取與消亡一道,
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谷夏將至,
四月依然是遍地芬芳,
極盡絢爛的季節,
攬盡暮春最后的人間絕色。
柳絮飛落,杜鵑夜啼,
牡丹吐蕊,櫻桃紅透,
作為春之告別,
再過十五日便到夏日,
已然是暮春殘時。
“春雨貴如油”,
谷雨的雨,豐沛而滋潤,
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
在雨水的澆灌下,
幸福的生長著,
池塘里的浮萍得以生發,
桑樹也長出了翠綠的新芽。
谷雨,
是上天在四月對人們的恩澤,
逢雨能保豐收,
雨滴從天空降落,
落在湖中,
便是一朵朵水波的花,
落在谷物上,
便是秋天讓人喜悅的大豐收。
一候萍始生
浮萍繁茂滋長,
給寂寞的湖面,
增添了幾分熱鬧盎然。
二候鳴鳩拂其羽
家燕歸巢,斑鳩輕盈飄渺,
鳴聲響亮,二聲一度,
布谷布谷,
那是提醒人們播種的歡喜雀躍。
三候為戴勝降于桑
桑葚郁郁蔥蔥,
頭戴皇冠的鳥兒翩然而至,
猶如秋日梧桐之于鳳凰,
那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約定。
祭海節
谷雨天亦是漁民節,
春海水暖之際,
也是下海的好時機,
魚蝦豐收固然重要,
但風雨時節,
祈求海神庇佑,出海平安。
食香椿
谷雨前后,
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
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
摘茶
谷雨谷雨,采茶對雨,
春日和煦,氣爽風柔,
山青水碧,天高云淡,
采一簍清茶,正當時。
賞花
“谷雨三朝看牡丹”,
此時牡丹盛開,傲視一方,
雍容華貴,萬世矚目,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走谷雨
最美人間四月天,
三三兩兩,結伴而行,
共享這天地山水如畫。
淡花疏雨,春色漸褪,
雨翻浮萍,夏意漸濃,
告別最后最美的春天,
我們即將擁抱夏日。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谷雨惜春,為時未晚,與其感嘆,
不如飽覽春日好時光,莫失莫忘。
趁春光正好,微風不燥,
去看看綠柳拂岸,鳥弄桐花,
沏上一壺谷雨香茗,食一口香椿如絲,
縱然世間浮躁,雜事困擾,
歲月匆匆,不多停留,
我仍記得,
春天,最美的模樣。
谷雨時節,
暮春殘紅,
夏日即將來臨,
愿你心情舒暢,身體安康,
幸福每一天。
抓住春的尾巴
準備迎接初夏吧!
安溪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原創作品,包含安溪電視臺和《安溪報》新聞。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安溪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安溪新聞網歡迎各兄弟網站開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安溪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安溪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安溪新聞網聯系的,請致電: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