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兜水鄉成為“詩和遠方”
本報訊 (記者洪金示 陳和俐)乘風破浪的鯨魚為單調的鐵路橋墩立柱增添活力,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讓破舊的集裝廂成為一件藝術品。近日,城廂鎮經兜村主干道兩側的空閑墻壁、陡坡上多了許多生動美麗的圖畫,常引得來往路人駐足、拍照。一面面藝術彩繪墻,讓墻壁“說話”,令人心生向往,成為經兜村美麗鄉村建設持續進行的又一亮點。
經兜荷塘花海如詩如畫
藝術墻繪扮靚鄉村顏值
這些墻繪的作者不是專門的墻繪公司,而是來自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碩士研究生——孫都。趁著今年這個超長假期,孫都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回村無償墻繪,為家鄉增添一道道風景線。
鐵路橋下,一列紅藍相間的火車仿佛正向我們駛來,車頭上“經兜?北京”尤為亮眼。鐵路的橋墩立柱很高,要在這里作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腳手架、安全繩都得備上。孫都介紹,“火車頭象征著希望,鄉村振興就猶如這列火車,不斷前進著。終有一天,我們經兜村會乘著這列充滿希望的火車走向首都,走向全國!”
而在另一側的鐵路斜坡石壁上繪制了一頭藍鯨長風破浪,栩栩如生?!斑@幅畫寓意‘淵深鯨魚躍’。經兜古稱‘淵兜’,我們經兜子孫就像這只鯨魚一樣,志向遠大,勇往直前,在經兜這片大海中自由向前,勇敢追夢?!睂O都說。
走進經兜村后深田處,原來擱在田邊的一個破舊集裝廂變成一座頗具藝術氣息的建筑。孫都巧妙地利用原來墻體的泥土色為底,畫上了熊貓、綠植等元素,突出“生態美”主題,讓村莊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在一起?!爱嬤@些墻繪一幅要花費一周時間?!睂O都說,“從設計、構圖、起稿、上色,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十分用心完成。哪一個步驟出現差錯就會導致整個墻繪失敗?!?/p>
“墻繪不僅美化了鄉村,也將藝術融入農村生活。全國各地的鄉村改造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也想憑著一己之力為這個生我養我的村莊做出一點貢獻?!睂O都表示,這樣的實踐活動非常有意義,既能夠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家鄉貢獻力量,也鍛煉了實踐能力。
村莊顏值提升、面貌煥然一新的同時,百姓的環境整治行動自覺性、審美能力也在同步提升,大家更“要面子”了,宅前屋后不再亂堆雜物,各種影響美觀的棚架也被逐步拆除,以庭院“小美”,聚合鄉村的“大美”。
“鄉間馬路是向外人展示鄉村的重要窗口,是體現農村風貌的平臺。通過增設沿路墻繪、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行動等措施,讓越來越多的百姓意識到什么才是‘美’,進而主動追求、打造‘美’,讓鄉村成為更浪漫的‘詩和遠方’?!苯浂荡妩h支部書記孫開明說。
人居整治帶動鄉村振興
“翠色欲滴的荷葉隨風搖曳,經兜村初心公園掩映在一片花海中,如詩如畫?!笨粗矍暗拿谰?,不少慕名前來的游客由衷贊嘆。走進經兜村,寬敞的水泥路面平整干凈,一幢幢整齊漂亮的鄉間別墅錯落有致地分布于西溪兩畔,穿村而過的溪流清澈見底,一幅宜居宜游的美麗畫卷盡現眼前。
“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經兜村實施五線落地、雨污分流、微景觀等工程,全面完成廢舊旱廁拆除整治,完善農村公廁等基礎設施建設?!睂O開明介紹,村里開展“垃圾不落地”行動,設置村衛生監督員監督村里的衛生環境,加強宣傳教育,形成“經兜是阮家,美麗靠大家”的良好氛圍。
為了不斷提升經兜顏值,經兜村全面實施農房立面整治,統一風格、統一顏色、統一補助標準,按照“一屋一策”進行平改坡、立面改造,使建筑與田園、自然生態融為一體,和諧統一。推進國道358線公路沿線改造提升工程,實施鄉村道路兩側的綠化、美化和亮化工程,扎實推動經兜村創建全國森林村莊。同時,實施古民居保護工程,在保持古民居整體風貌的基礎上,進行局部和內部改造,拓展使用空間,開發旅游項目,其改造形式、高度、體量、色調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在產業發展方面,近年來,經兜村通過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依托區位優勢、便捷交通、地域特色和生態優勢,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閑旅游業,創辦香帽寨、愛耕觀光農場、御果源采摘農場等項目。在完成“淵兜水鄉”建設的基礎上,規劃建設“祥鳳·詩香里”項目,打造一條長約800米的農村特色步行街,配套建設初心公園、景觀廊橋、黨群活動服務中心、鄉村振興展示館、經兜禮堂、家風家訓館、民情茶室、停車場等,帶動經兜村生態旅游和休閑旅游的發展。
“產業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原動力,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支撐?!睂O開明介紹,經兜村發揮民間資本雄厚的優勢,依托鄉賢在外成功經營模式,規劃在蒲口大橋橋頭建設以空壓機為主題的空氣動力大廈,通過村企合作、筑巢引鳳,吸引在外鄉賢回鄉投資,推進在外鄉賢企業總部回歸,實現資本回歸,壯大村集體經濟。
多年來,經兜村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先后獲評泉州市2011-2013年度文明村、泉州市2014-2016年度文明村鎮;2016年入選國家住建部第四批“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莊”,2018年入選泉州市鄉村振興示范點,2019年入選國家森林村莊及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點。
安溪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原創作品,包含安溪電視臺和《安溪報》新聞。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安溪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安溪新聞網歡迎各兄弟網站開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安溪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安溪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安溪新聞網聯系的,請致電: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